- 服务热线

- 产品搜索
- 新闻中心
- 更多>>
- [04-22]有认证的再生无纺布(...
- [03-30]GRSPP无纺布市场...
- [03-30]有GRS审核资格的第...
- [03-30]GRS无纺布:绿色革...
- [03-30]GRS认证的无纺布的...
- [05-14]什么是熔喷布?,熔喷...
- [05-26]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要戴...
- [09-17]印刷无纺布过程中应该...
- [07-13]PP无纺布的各种常用...
- [11-18]覆膜无纺布与淋膜无纺...
- [05-08]无纺布袋子的印刷工艺...
- [09-17]无纺布印刷印花怎么样...
- [11-10]熔喷无纺布的特点与功...
- [04-12]无纺布的印刷方式与特...
- [02-07]装食品的袋子是用无纺...
壳聚糖/棉纤维混纺染色问题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所得到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抗菌性、无毒性和可降解性。利用壳聚糖的成纤性,可以制备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纤维,但是由于壳聚糖纤维的强度较低,价格高,影响了其纯纺产品的开发,目前大多将其与棉纤维混纺,制成混纺纱,这样既提高了可纺性,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又赋予混纺产品良好的抑菌、防臭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内衣产品。由于壳聚糖纤维与棉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存在实质性差异,如对染料的吸附作用不同以及壳聚糖纤维易溶于酸等,显著影响了壳聚糖纤维与棉纤维混纺产品的染色效果。主要体现在染色不匀、壳聚糖纤维质量损失和色牢度下降等。
1染色不匀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在壳聚糖纤维大分子中含有活泼的氨基,而纤维素纤维大分子中只含有羟基,氨基的活性大于羟基,所以,壳聚糖纤维吸附染料的速度和量比棉纤维高,具有上染快、上染率大,上染较深等特点。由于壳聚糖纤维对染料吸附快,使得染液中的染料数量急剧减少,从而使与棉纤维反应的染料少,从而使棉上色浅,造成染色不均。
对此唐人成等探讨了中性盐、温度、染料用量对壳聚糖纤维直接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比较了脱脂棉和壳聚糖纤维的染色性能。缪斌等优化了活性染料对壳聚糖/棉混纺毛巾的染色工艺,将浴比确定为1:10,选择在60℃染色,降到50℃后固色,加入元明粉缓染。何雪梅等研究了壳聚糖纤维的染色性能与其本身的分子结构(含大量的氨基、)和所用染料分子结构的关系。周家村等讨论了如何在染色过程中提高壳聚糖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匀染性,提出了壳聚糖的吸色温度低、吸色能力强,致使混纺织物在染色过程中经常表现出匀染性差。
针对壳聚糖与棉纤维结构上的不同,有人在染色前对壳聚糖纤维上的氨基进行封闭,或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以减少壳聚糖纤维或提高棉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速率,使壳聚糖/棉混纺织物的同色性提高,同时使混纺织物仍然具有较好的抗菌}生。苗大刚等采用水杨醛类化合物对甲壳素上的氨基进行保护,以提高其混纺织物的匀染性。周晓东等采用3.氯一2.羟丙基氯化铵阳离子醚化剂,在碱性递质中对棉纤维进行离子化改性处理。朱平等论述了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后,染色牢度和同色性良好。
上述措施各有利弊,如水杨醛具有刺激气味,用水杨醛保护甲壳素的氨基有待进一步研究。棉的阳离子改性方法虽然可改善壳聚糖与纤维素纤维的结合牢度,但在纤维素纤维的氧化过程中,容易造成纤维强度损伤,笔者试验表明,采用低温缓染也是可取的方法。
2壳聚糖损失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由于壳聚糖对酸性溶液十分敏感,1%的稀盐酸、稀醋酸溶液就能使其迅速溶解。壳聚糖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染色,壳聚糖氨基可以吸附水中的氢离子生成带阳离子的聚电解质。壳聚糖羟基与活性染料以共价键结合,生成壳聚糖衍生物。以上原因均会造成甲壳素纤维染色后质量损失,同时,甲壳素纤维染色后的抗菌陛会受到影响。
对此,杨文芳等研究了常用的化学试剂处理、染色加工对黏胶基壳聚糖纤维质量损失的影响,分析了染料、表面活性剂结构与纤维抗菌性能变化的关系。朱平等分析了双氧水的浓度、漂白时间、温度、pH值对甲壳胺纤维白度的影响;胡晓莉等探讨了双氧水的浓度、漂白温度对壳聚糖纤
维白度和失重率的影响,以及氧漂对壳聚糖纤维黏均分子量、结晶度的影响;刘德驹[·,]等分析了烧碱浓度对壳聚糖纤维失重率的影响。前处理过程中,甲壳素纤维可用220g/L烧碱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处理,即丝光碱浓度一般不大于220g/L且时间不宜太长。许畅等为确保织物纤维中壳聚糖含量损失最少,针对棉壳聚糖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时,对其精练过程中的温度、pH值、精练剂以及氧漂过程中双氧水浓度、双氧水稳定剂浓度进行了因素分析,得到经最佳精练工艺和最佳氧漂工艺条。王超等使用快速氧漂助剂替代氢氧化钠,避免了氧漂后用硫酸对甲壳素、棉混纺织物中氢氧根离子进行中和,从而减小织物中甲壳素的失重率。邵冬梅提出了壳聚糖混纺染色后酸洗调节布面pH值时不能用醋酸,改用有机酸。周家村等申请国家专利,CNl02182079提出通过改进染色工艺来减少壳聚糖/棉混纺在染色过程中的损失。在用活性染料对壳聚糖纤维混纺织物染色时,精选优质染化料,在后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接触酸性溶液。用直接染料对壳聚糖纤维混纺织物染色时,壳聚糖纤维含量的损失
较小。
可以将上述解决方法分为两类,一是,改进工艺,避免使用酸。如传统煮练中,需要酸中和,避免织物呈碱性,可用碳酸钠或其他氧漂助剂取代烧碱,避免用酸去中和。二是,用有机酸或微酸性软水代替无机酸,壳聚糖易溶于醋酸、盐酸,但是不溶于水、碱和一些有机溶剂。笔者试验表明,用酶进行前处理,就可以有效地避开酸中和的问题,从而解决壳聚糖纤维质量损失的问题。
3染色牢度低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由于壳聚糖纤维染色牢度比棉好,并且壳聚糖与纤维的结合靠分子间作用力,壳聚糖与棉混纺,结合不牢固,就会降低摩擦牢度,耐洗性也不高。
直接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都可以染壳聚糖/棉纤维混纺织物,直接染料的染色牢度较差,还原染料的碱性要求较高,酸性染料使壳聚糖水解,而采用活性染料对壳聚糖/棉纤维混纺织物染色牢度较好。笔者采用活性染料温和处理后,得至盯很好的色牢度。
4总结
从实际生产出发,采用较温和的方法,避免使用酸,采用活性染料对壳聚糖/棉纤维混纺染色是可取的。
公司网址:http://www.dgbzb.com
上一篇:德国新水剌无纺布生产线将明年投产 | 下一篇:日本将量产纳米芳纶无纺布 |
![]() |